重庆停发超额绩效工资吗 重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
- 作者:微光
- 更新日期:
- 阅读:14197
绩效工资是在个人基本的工资基础上的一种鼓励性奖励机制。绩效工资构成的基本原则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但是绩效工资的制度也会引发许多人的强烈不满。但是,月盈则亏,凡事多则乱。过度的发放绩效工资对人对企业单位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但是超额绩效工资在重庆很普遍吗?重庆的超额绩效工资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所以现在汇博招聘小编经常会被人询问:重庆停发超额绩效工资吗?重庆市超额绩效工资标准是什么?如果你也好奇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重庆停发超额绩效工资吗
(一)科学核定绩效工资总量。
绩效工资总量分为基础绩效和超额绩效两部分。按照与当地公务员“规范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大体持平的原则,确定事业单位各岗位等级基础绩效水平,以及各单位的基础绩效总量。
(二)建立超额绩效动态调整机制。
要兼顾事业单位经济指标和绩效考核结果,采取分类分档的方式调控超额绩效,对创新创造、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业绩突出的事业单位给予适当倾斜。
(三)规范绩效工资经费来源。
基础绩效所需经费,按单位类型和原经费渠道分别由财政和事业单位负担。超额绩效所需经费,原则上由事业单位自有收入解决。
二、重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
(一)科学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市、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人力社保和财政部门要将本 级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含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下同)所属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分为基础 绩效和超额绩效两部分.按照与当地公务员“规范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大体 持平的原则,确定并公布本级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各岗位等级基础绩效水平,并结合单 位在编正式工作人员数量(以月平均人数为准,不含经批准离岗创业的人员,下同)、岗位分布情况 核定各事业单位的基础绩效总量.根据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结果、自有收入状况、职工收入历史水 平等情况综合确定超额绩效年人均水平,并结合单位在编正式工作人员数量核定各事业单位的超额 绩效总量.
(二)建立超额绩效动态调整机制.市、区县人力社保和财政部门要统筹事业单位行业之间和 行业内部的收入分配关系,兼顾事业单位经济指标和绩效考核结果,采取分类分档的方式调控超额绩 效,对创新创造、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业绩突出的事业单位,特别是知识技术密集、高层次人才集 中、国家发展战略需要重点支持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工作时间之外劳动较多、高层次医疗人员 集中、公益目标任务繁重、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公立医疗机构等给予适当倾斜.根据事业单位 分类及其所属行业绩效工资平均水平分别划定超额绩效调节基金起征线,对高于起征线的采取累进 方式征收调节基金.超额绩效动态调整具体办法由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三)规范绩效工资经费来源.基础绩效所需经费,按单位类型和原经费渠道分别由财政和事业 单位负担.财政负担部分,按现行财政体制分别由市级财政和区县财政负担;事业单位自身负担部分, 其来源和支出应符合国家及我市有关规定.超额绩效所需经费,除财政科研项目资金间接费用的绩效 支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财务制度规定在收支结余中提取的奖励基金外,原则上由事业单位自有 收入解决.
三、重庆市绩效工资标准规定
近两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改革一直备受关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 委员、人社部原副部长何宪也多次提及工资改革。接受记者专访时,何宪表示,去 年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政策实施后,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今年,机关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在工资中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从40%增长到45% 左右。此外,地区附加津贴政策也有望在1至2年内出台。
何宪表示,由于长期以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在相当多的年份, 工资增长靠的是津贴补贴。这很不合理。我们认为基本工资应该占到60%至70%比 较合适。 此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的地区差距还比较大,一是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存在较 大差距,二是层级比较高的机关单位和层级低的县乡等机关单位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从2006年起国家对津贴补贴进行了规范,下一步要在规范的基础上,建立科 学的地区附加津贴。
绩效工资其实是对企业单位员工做得好的奖励,但若是超额发放引起不正当的竞争交易那便是不行的了。绩效工资是一种激励的机制,调动人员的积极性。绩效的构成考核一般会根据不同部门灵活的动态的来组成绩效工资的构成百分比,一般会有工作完成量,工作时间、工作成果等。以上就是小编今天为你分享的相关内容了,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