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事薪酬标准 重庆打工工资一般多少
- 作者:一路向阳
- 更新日期:
- 阅读:680
人们往往不能只满足于拥有一份好工作,还要有好的薪酬,这是大势所趋,我们也是希望我们的付出会有回报。那么重庆作为一个南方大都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西部的很多地区都发达,都挺受人们关注的,人生在世没有钱是很难度过的,有钱的前提一般是有一份很好的工作,这样子才可以保证我们有个很好的收入,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富二代,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大家一定好奇重庆市平均工资2021,那么,接下来请跟小编一起看看重庆人事薪酬的标准吧。
一、重庆人事薪酬标准
重庆一般的工资多少?重庆的工资水平,如果是看统计数据,我觉得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我在重庆工作了生活了20多年,基本上都是从事中高级管理工作,所以对重庆一般人员的工资水平,我还是有发言权的,但这都是我个人的观感,属于微观水平,也许不是太准确。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统计数据,这个统计数据是作为重庆市2019年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基数,是包含城镇私营企业和非私营企业全口径统计加权以后的结果。2019年度重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每年65626元,平均每月为5469元。这是一个大数据,有人可能会超过这个数据,也有相当一分人员会低于这个数据。
二、 重庆打工工资一般多少
从重庆很多企业发布的招聘广告来看,一般公司职员的招聘大概就是4000元到5000元左右,中层管理人员的招聘,大概就是10000元到15000元左右,高级管理人员的招聘就是20万元到30万元左右。当然像我们公司的高管,董事长一级大概是100万元左右,这要和公司业绩挂钩,副职就是40万到50万元左右,按照国资委的规定,二级企业的班子成员,如果不属于市场化招聘的人员,一般就是30万元左右。
行业不同,薪酬待遇也不同。在重庆如果属于制造业行业,其中化工行业,年薪在30万到50万左右的算是高工资,对于金融行业年薪在50万元左右算是高工资,一般机械行业,年薪30万左右算是高工资,房地产行业年薪50万左右算是高工资。当然这是拿年薪制的人,起码也是也是一个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也有部分特殊人群,工资一年可以上百万的,在这重庆肯定是不多的。
在重庆一般公务员,每年年薪达到10万元的已经不错了,处级干部能够达到15万元已经不错了,事业单位职工,有的比公务员要高一点,有的比公务员要低一点,比如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般月薪都是过万的。作为企业的一般职员,如果月薪能过万的,就算是高工资了,当然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但是对部分在央企工作的人员,在垄断行业工作的人员,即使一般工作人员,月薪过万的也是比较多的。
综上所述,重庆市的总体工资水平不是很高,这与重庆的物价水平、消费水平是相吻合的,所以对于一般的普通职员来讲,月薪能达到1万元左右的就算是高工资了,一般的工人月薪能超过6000元的算是高工资了,一般大的酒店、饭店服务人员月薪能超过5000元的算是高工资了。
三、重庆经济发展
20年重庆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超6000亿元,同比增速超18%,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超过25%。
上云比例提高至95.8%,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接入近3000类数据。
建设426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升70.2%,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6.9%。
……
这一连串亮丽的数字,是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日前采访重庆市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建设情况时了解到的数据。
2019年10月20日,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试验区正式启动。2020年5月13日,“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2020)”正式启动,在第一批倡议方名单中,6个试验区的名字赫然在列。
随后,重庆市出台《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该方案在全国6个试验区率先启动实施,重庆市从而成为全国首个启动实施的试验区。
在试验区的创建中,地处西南内陆的重庆市,何以能在短时间内率先启动实施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开始了这次采访。
笃定先行,启动试验区一马当先
“获批试验区后,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专班精心组织方案编制,高规格举办了多次意见征求会、论证会,并由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进行审议后,报送国家审批。”在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米本家看来,重庆市能够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试验区,既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动,也得益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的精心指导和全力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按照改革试验任务部署和需求,对我市试验区建设方案编制进行跟踪指导。”米本家介绍,重庆市上报方案时正值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上级指导单位按照特事特办、特事快办的原则,组织以3名院士为代表的7人高规格专家团队,以视频形式召开专家评审会,对重庆市发展数字经济提出了宝贵意见。
“这还得益于大数据智能化战略。”的确,重庆市自2018年以来大力实施的这一发展战略,为该市积累了坚实基础和强劲动能。米本家将此概括为三个“一流”:一是一流的数字基础设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4.9万个,拥有西部最大的数据中心集群,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标识注册量超1亿个,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总带宽达380G。二是一流的应用场景。重庆市是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拥有最丰富的产业门类、最佳的产业应用场景、最广阔的市场空间。三是一流的社会氛围。目前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已成为全市发展的共识,特别是重庆市作为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的永久会址,“智博会”已成为重庆市一张新的亮丽名片,一大批数字化行业巨头和重磅项目纷纷落地,城市集聚效应明显增强。
聚焦“十新”,数字经济支撑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重庆市启动实施试验区至今,所取得的进展令人振奋,具体体现在10个“新”上,即抢抓新机遇、激活新要素、壮大新动能、丰富新业态、强化新治理、加快新基建、壮大新平台、筑牢新支撑、创新新机制和构建新格局。
在激活新要素,加速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上,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国家枢纽节点正抓紧方案编制工作。特别是“云长制”走向深化,上云比例提高至95.8%,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接入近3000类数据。为推进“云长制”,重庆在全国首创信创云,成立了重庆信创中心,建成华为、浪潮、紫光3个信创云平台。全市信息系统累计迁移上云2548个,上云比例达98.9%,位居全国前三。同时,统筹规范政务信息化建设和运维,政务信息系统累计整合(关停)2079个,整合率达68.4%。
在壮大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上,“芯屏器核网”加速补链成群,重庆市集成电路产量、面板产能保持超30%的增长。建设426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升70.2%,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6.9%。全市首台国产化计算机“天钥”于2020年6月份成功下线。
在丰富新业态,激发生产生活新活力上,认定智慧工地2630个,市级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200个,集聚电商(网商)近66万家,建成11个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的分享经济平台。
在加快新基建,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上,全国太空互联网总部基地建设有序推进,互联网域名F根镜像节点、国家“星火·链网”超级节点落户,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接入二级节点16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重庆两江)成功获批。
在壮大新平台,增强数字经济发展集聚效应上,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新注册企业700家,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有序推进,培育4个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启动38个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创业孵化载体达291家。
据悉,2021年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已确定在重庆举办。
产业数字化,打造城市新名片
在创建试验区中,重庆加快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深度应用,全面提升制造业、建筑业、农业和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助力打造“智慧名城”“制造重镇”新名片。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智能制造深入推进。积极引导重点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重庆市近90%的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推动实施278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集聚发展,全市集聚工业互联网服务企业197家和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47个,累计服务企业“上云”7.1万户。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创建认定示范应用项目393个。
二是数字技术与建筑业融合加速。推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近1000个项目中应用,认定智慧工地2630个,建成市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5个、国家级产业基地6个。探索建立表达和管理城市三维空间全要素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率先在两江四岸核心区等区域开展试点。完成建筑业行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形成数据资产约28亿条。
三是智慧农业农村建设加快。重庆市已建成市级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200个,市农业科学院工厂化鱼菜共生系统获批农业农村部全国智慧农业新技术应用模式。涪陵、江津等6个区县入围全国首批“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建成全市“三农”大数据平台,汇聚整合全市涉农信息资源8800余万条。围绕榨菜、柑橘等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和应用。
四是服务业数字化进程加速。考拉海购、阿里巴巴菜鸟等电商头部企业落户重庆,本土渝欧股份跃升为全国性跨境电商企业,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纷纷落地。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等综保区的智能仓储均已完成建设规划并已投入使用,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南坪、观音桥等多商圈建成智慧商圈平台,实现商圈金融、智能停车等功能。会展大数据综合应用分析平台推进“云签约”,成渝智慧会展核心区建设稳步推进。
刚刚跟汇博招聘小编了解了有关重庆人事薪酬的标注,在重庆工作的小伙伴们你们的工资是否达到了标准呢!如果没有达到那么我们就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工作是否努力啊等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