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人均GDP收入情况 重庆的发展前景
- 作者:波嘤冰
- 更新日期:
- 阅读:1018
人均GDP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即GDP总额,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总额)/总人口。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那么2021年重庆人均GDP收入情况如何呢?今天小编就整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对了,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还为大家分享了2021年重庆人均GDP,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哦!
一、2021年重庆人均GDP收入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今年上半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03.41亿元,同比增长12.8%,两年平均增长6.6%。
2021年上半年,重庆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84.53亿元,同比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5.6%(两年平均增速是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下同);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090.49亿元,同比增长13.2%,两年平均增长6.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128.39亿元,同比增长12.9%,两年平均增长6.5%。
在消费方面,上半年重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92.99亿元,同比增长29.9%,两年平均增长9.8%。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919.99亿元,同比增长29.2%,两年平均增长9.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73亿元,同比增长34.1%,两年平均增长12.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5885.35亿元,同比增长26.8%,两年平均增长9.3%;餐饮收入1007.64亿元,同比增长51.7%,两年平均增长12.8%。
在投资方面,上半年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4.7%,比一季度加快7个百分点。分版块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2.2%,两年平均增长8.1%;工业投资增长15.1%,两年平均增长4.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两年平均增长0.9%。
二、重庆的发展前景
(1)一方面,1997年直辖后,重庆从原本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市变成省级直辖市,级别得到提升。
今天,我国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城市的级别差异在某种程度上被淡化,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影响力仍然不可低估。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我国四大一线城市里,直辖市就有北京上海两个,占比50%,另外两个广州深圳也都是副省级城市;而四大直辖市里,有两个属于一线城市,占比同样是50%,哪怕实力相对较弱的重庆天津也是强二线城市。经济发展方面,截止20年前三季度,四大直辖市的GDP均超过万亿,其中北京上海超过2万亿,重庆1.7万亿,最低的天津也达到10095亿,四大直辖市都能排进全国前十五强。另外,在成渝城市群中,虽然成都也是龙头城市而且近些年风头更盛,但重庆由于级别更高,在两地的合作中明显占据主导地位;通常来说,四川与重庆才是两地合作与重大政策的决策者,而成都往往只能扮演一个参与者和执行者的角色。
(2)直辖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更容易得国家的重视和政策支持。
四大直辖市位列我国城市阶层的最顶端,在全国格局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一旦有什么重要政策和战略,毫无疑问他们都是最先被考虑的对象。比如四大直辖市均均跻身国家中心城市,并且批次都非常靠前。单说重庆,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龙头之一,新近出台的《成渝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要求“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可以看出,近些年,以重庆为龙头的成渝城市群受到的重视前所未有,已经成为官方认定的经济发展“第四极”。除此之外,重庆还拥有“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长江中游高质量发展”等多个国家战略覆盖和加持,这对重庆发展上限的提升显而易见。
三、重庆月均消费水平
据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重庆市城镇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数据显示,重庆市城镇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4845元,比上年增长4.4%;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6559元,比上年增长9.7%;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6064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城镇私营企业月平均工资为4570元,城镇非私营企业月平均工资为7213元,规模以上企业月平均工资为5505元。总而言之,重庆市的整体工资水平并不算高,这与重庆的物价水平、消费水平相吻合。
重庆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拥有众多的国家政策扶持,发展前景光明,到重庆工作是不少人的选择。重庆人均GDP收入较高,薪资水平足够应对月均消费,所以还没确定在哪发展的小伙伴可以好好考虑一下重庆。更多关于重庆各行各业的招聘信息,欢迎关注汇博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