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行业竞争激烈的解决办法 国家为什么重视重庆
- 作者:若愚
- 更新日期:
- 阅读:951
又是一年的毕业季,年轻青涩的大学生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真真正正开始自己的职场生涯。大家都说社会很残酷,原先美好的梦想在骨感的现实面前不值一提。大家总会有一个比较对于哪个行业好就业,压力小。但现实的是,没有一个行业不内卷,竞争都是非常激烈,社会很残酷,这种激烈的竞争很好地诠释了一个道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么在重庆这样的一个城市里,竞争更不用说,那么有没有什么可以缓解竞争的激烈呢?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来了解一下。如果大家对于重庆竞争最激烈的行业的详细情况也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黄色字体跳转后进一步阅读了解哦。
一、重庆行业竞争激烈的解决办法
,中共辽宁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表示,积极推动沈阳创建国家中心城市;12月24日,《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草案开始公示。规划提出,把南京建设成为面向亚太、融入全球城市体系的国家中心城市;今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把济南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此外,包括青岛、杭州、长沙等城市也提出要申建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之所以会成为地方政府争夺的香饽饽原因很简单: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位于中国城镇体系中最高位置的城市。其对外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及推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类城市有可能发展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金融、贸易、文化、管理的中心城市;而对内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
二、国家为什么重视重庆
1、地理位置
2、资源供应
重庆周围的地方,北起陕甘、西达青藏、南抵云贵、背后还有自古富庶的蜀地,这些地方当时都还没遭到日军浸染,物产和天然资源也相对丰富,作为战时供应再好不过。
重庆还得天独厚有长江与嘉陵江环绕,可以把整个四川盆地兵源、战争物资、军备,全都通过水道向重庆汇集,这对当时极度依赖人力运输的条件,是远胜华北几个大城的。
3、军阀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的军阀当时盘踞各地。国民政府要掌控一个地方,还得考虑能否掌控当地军阀。正好当时川内各路军阀混战的局面和红军入川的形势都给老蒋介入川政提供了绝佳的契机。
当时川内军阀二刘大战,刘湘虽然打赢,暂时取得川政统一,但经济和财政上早已疲惫不堪,不得不于34年主动求援老蒋,以求解决财政困难。
加上刘湘很快又在围剿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的战事中遭受重创,而长征的中央红军也于35年进入川省,刘湘可以说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不得不接受老蒋条件,让国府势力进一步插手川省政务。
老蒋也借追剿红军的机会入川,并于重庆成立委员长行营,直接介入川省事务。
所以,综合上面这些原因,也可以知道为什么当时不选其他城市而选择重庆:
从政治考量上看,西安、太原离当时共产党的根据地太近,而且北方旧军阀势力比西南相对较大,军队更难以掌握。
同样因为军阀的原因,云南也不是最好选择,因为当时镇守云南的滇系军阀势力强大。
至于成都,虽然自古富庶,但成都却不适合打仗。历史上定都成都的政权,通常都没有什么好结果,而巴人却非常善战,可能是环境造成的。
最后说说解放后。
重庆在83年成为计划单列市,又在97年成为直辖市。事实上重庆成为直辖市有很多不满的声音,毕竟经济更好位置更好的城市多了去了,重庆凭什么坐上这把椅子?
有一点上面已经说到,重庆在抗战时期体现的保护作用已经很明显,即便现在是和平年代,作为战备后方,重庆也是不二选择。此外还有减重的考量。
重庆虽然叫做市,但体量已经接近一个省,江苏和浙江都没比重庆大多少。把重庆设立成直辖,实际上是把四川这个人口和面积都过于大的省分开,便于各自发展和管理。
四川体量巨大而且经济相对落后,重庆在四川一直很被动,每年有繁重的赋税用于支援四川其他地区的发展,重庆自己的经济却上不去。四川这边为了管理800万三峡贫困移民也很头疼。所以把万县,涪陵和黔江三个地方交由重庆管辖后,将四川和重庆分开,不再互相牵制,都能更专心的发展当地经济。
重庆从四川分出去后原本也可以设省,但这样行政架构就过于复杂了,要分省-市/地区-县/区三级,如果是直辖市,就只需要市-区/县两级,行政机构大大精简,同时官员级别不降反生,人事上没有什么阻力。
更重要的是,重庆成为直辖市以后,可以靠自己的辐射能力去带动周边发展。与重庆交接,四川、湖北、湖南、贵州的几十个县都是贫困县,以前重庆只是个省辖市,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去做这件事。而现在已经有很多县脱贫了。
不过树大招风,作为直辖市,重庆离人们的期望还有些距离。至少在跟成都竞争的这一战,重庆要补的课还不少。
三、谁会成为第五个一线城市
能成为一线城市,我认为有四个必备要素,分别是GDP总量、人均GDP、城区人口、人均收入,因为我们可以看看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在这四个方面都远远超过其他城市,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一下就知道。
首先是从GDP上来看,这四个一线城市的GDP都已经超过了2万亿。如果是从GDP上来看,那么重庆是比较接近一线城市的规模,但重庆面积大是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天津的GDP虽然高,但是和北上广深还有一定的差距,至于其他城市的差距就更大了,所以从GDP上来看,好像没有一座城市能成为新一线城市。
从人均GDP上来看,倒是有好几个城市的人均GDP达到了北上广深的标准,但是人均GDP的多少是与城区人口相关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城区人口会是比较重要的因素。
作为一线城市,城区人口必然要多,比如像上海在2017年城区人口就已经超过了2225万人,也是因为城区人口够多,所以上海的人均GDP才会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是最低的。四个一线城市中城区人口最少的广州都有1040万人,所以从城区人口方面来看,未来天津是比较有可能成为新一线城市,毕竟经济要发展,人口是关键。
如果是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来看,只有苏州、杭州和宁波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四大一线城市比较接近,从这方面来看,未来成为第五大一线城市,苏州和杭州的机会比较大。
从上面对比的数据上来看,没有哪一座城市在各方面都强过其他城市,天津虽然在城区人口和GDP上来看比较靠前,但它的经济产业与北上广深还是有着较大差距的,而且近年来发展得比较缓慢,苏州GDP和人均收入虽然都不错,但是苏州政治地位不高,只是一个地级市,和北上广深的政治地位比不了。至于其他城市,也没有一个比较让大家公认的城市,所以要选出哪一座会成为未来第五大一线城市,我认为要综合各方面的数据来看。
有机构专门为此评选给出评分数据,从下图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得分最高的是成都,杭州、重庆和武汉这四个城市,如果是从这个数据上来看,那么成都是最有可能成为第五个一线城市。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重庆行业竞争的全部内容了,国家看好重庆的发展,重庆自身的能动力也很强,那么成为一线城市指日可待,因此行业竞争激烈也是避免不了的,甚至还可能有加重的趋势。希望这些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