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是什么?哪些人群易感?怎么预防?

  • 作者:君君
  • 更新日期:
  • 阅读:132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此外还有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日前,重庆疾控发布流感相关知识和小编一起学习。

一、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与通常所说的感冒不同,它特指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季节性流感病毒包括甲型H3N2亚型、甲型H1N1亚型(pdm09)、乙型Victoria系和乙型Yamagata系。

二、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是什么?

普通感冒以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咳嗽为主,而流感则全身症状较重。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高烧明显(39~40℃),短时间内的体温快速上升

2疼痛明显(头痛、咽痛、肌肉酸痛)

3疲劳乏力明显

4剧烈咳嗽明显

少数严重病例可能发生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甚至死亡。

三、流感病毒的传播方式?

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其次也可经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比如手触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又接触口鼻也可引起感染。

四、哪些人群对流感病毒易感?

人群普遍对流感病毒易感,大多数为自限性。部分患者会出现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甚至死亡,这部分人群属于流感的高危人群,需特别关注,包括:65岁以上的老人、5岁以下特别是2岁以下的儿童、孕产妇以及具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等。

五、我国流感疫苗有哪些种类?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

目前,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主要分为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和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两大类。

六、哪些人群优先推荐接种流感疫苗?

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建议,以下人群优先接种:

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2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

3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4中小学教师和学生;

5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

6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

七、流感疫苗需要每年都接种吗?它的保护效果怎么样?

由于流感病毒易变异的特点,需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跟其他很多种疫苗一样,接种流感疫苗后并不意味一定不得流感,但是可以减轻得流感后的症状,能显著降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防控流感很重要的是避免发展为重症和死亡。

八、个人预防流感有哪些措施?

1勤洗手。勤洗手并注意正确洗手。平时不要用脏手触摸眼、鼻或口。

2掩口鼻。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遮住口鼻,用过的纸巾应及时扔到垃圾桶内,及时洗手。

3少聚集。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如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

4常通风。每天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至少半小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增强免疫力。增强体质与膳食平衡。保持科学饮食起居,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标签:

上一篇:2022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 重庆4家医院上榜!

下一篇:预防传染病的注意事项 家有儿童、老年人如何应对?

推荐文章
相关企业招聘 相关行业招聘 地区相关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