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余个优质岗位,4000余人参与, 2023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启动仪式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专场招聘活动圆满举办
- 作者:大创慧谷
- 更新日期:
- 阅读:160666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全力促进2023届高校毕业生及往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并持续加深川渝两地人才交流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3月17日上午,由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青团重庆市委员会、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联合主办的2023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启动仪式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专场招聘活动在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下称“市就创中心”)举办。启动仪式上,市人力社保局正式发布了本次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系列安排,包含专场招聘会、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供需对接洽谈、职业指导、专项技能培训、创业帮扶等多个板块,全链条、全方位、全维度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之路。
同场举办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专场招聘活动采用“1+5”会场设置,除在市就创中心设主会场外,还在渝北、永川、荣昌、涪陵、铜梁五个区县就创中心或高校设置了分会场。主会场招聘会联动成都市人才服务中心,组织了145家成渝两地优质企事业单位进场揽才,提供了涵盖软件开发、工业设计、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文化传媒、医药健康等多个领域的共2600余个岗位,吸引了4312名高校毕业生参与求职应聘,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409人。
多方联动,做实做细就业服务
为切实帮助高校应届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本次行动充分集合成渝两地相关部门、各区县、各高校力量,聚焦供需两端需求,靶向精准发力,全面摸排高校专业、人数、岗位需求等,动态收集和分类遴选重点企业、“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和事业单位招聘岗位,通过“大型综合化”+“小型精准化”“线下面对面”+“线上屏对屏”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就业促进系列活动,多措并举推动就业工作提质增效,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全面支持、贴心服务。
行动自3月17日起,将持续至年底。在这期间,市人力社保局将联合市教委等部门开展川渝协同专项活动、“职引未来”系列招聘行动、高校与重点产业供需对接洽谈会、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行动、就业见习实践活动、职业指导活动、创业服务支持行动、青年专项技能培训行动等系列就业创业活动251场。通过抓实重点群体就业质量跟踪,深化就业服务和结对帮扶,确保高校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不低于90%,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
健全体系,市、区两级协同发展
启动仪式上,市人力社保局二级巡视员方扬、市教委二级巡视员范晓霞、共青团重庆市委副书记杨大可为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北碚、巴南、两江新区市场正式授牌。作为人社部批复设立的全国首家数字经济人才市场,中国重庆数字经济人才市场将坚持“立足重庆、辐射西部、面向全国”的总体定位,围绕数字经济人才的“引、育、留、用、转”等关键环节,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业性创新型国家级人才市场。去年年底,数字经济人才市场已基本完成数字化平台建设,并批复设立北碚、巴南、永川、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人才市场,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才效应进一步增强。
创业帮扶,创新策划系列活动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优创优帮项目意向落地大创慧谷签约仪式,将成功入选第六期“优创优帮”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的50个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全面纳入市就创中心(大创慧谷)项目种子库进行跟踪培育,享受场租减免、财税代账、创培辅导、资源对接、技术支持等一站式、全周期的创业服务,帮助大学生项目落地开花,生根发芽。
近年来,重庆人社、教育等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保障民生,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创新就业模式,全力以赴促就业,准确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要求,积极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努力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保证周周有招聘、月月有活动、校校有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