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要经济产业 重庆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 作者:波嘤冰
- 更新日期:
- 阅读:5866
提起重庆,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呢?是靓女无数的网红城市?还是诱人地道的各类美食?又或是一些国家重点学府?对于想要去了解重庆的人来说,心中肯定打了许多关于重庆的问号的。我们都清楚,经济是基础,那么或许我们可以从重庆的经济入手,去了解重庆。废话不多说,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重庆主要经济产业都有哪些吧!对了,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还为大家分享了重庆的支柱产业有哪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哦!
一、重庆主要经济产业
重庆市的经济支柱主要有汽车、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建筑业、金融业。
近几年来,重庆可谓飞速发展,其GDP总量逐年增长率屡屡卫冕我国省域冠军。在三次产业发展中,2006-2012年,重庆市是“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增加值”。
而2013-2015年,重庆市是“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增加值”。这说明重庆市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良好,其对地区GDP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重庆市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与生产基地,也是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在重庆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该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在第二产业中,重庆市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以及能源工业等产业增加值占比较高。以2011~2015年为例,重庆市第二产业部分产业总产值变化趋势详见下图。
扩展资料:
在第三产业中,2006-2007年重庆市是“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2008年重庆市是“建筑业增加值>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2009-2014年重庆市是“建筑业增加值>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房地产业增加值>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二、重庆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重庆经济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增速较快,二是整体水平落后,具体见以下各项:
1. 地区生产总值:2019年全年生产总值23605.77亿元,比上年增长6.3%,一改近两的颓势,恢复增长。2020年上半年生产总值11209.83亿元,同比增长0.8%,超过广州,居中国城市第三位。
2.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34.9亿元,比上年下降5.8%。其中税收收入1541.2亿元,下降3.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47.8亿元,比上年增长6.8%。财政自主能力差,依赖财政转移。
3.人口和农民工:常住人口3124.32万人,农民工总量758.6万人,比上年下降1.0%,外出农民工541.9万人,仍是中国主要农民工输出地之一,反应出本地经济落后,吸纳就业有限。
4.工业增加值:全年工业增加值6656.72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汽车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1%,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0.4%,其它取得增长,汽车业下滑,连带重庆经济整体走低,反映了汽车还是重庆的王牌产业;
5. 服务业:批零业增加值2192.06亿元,比上年增长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77.14亿元,增长6.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01.98亿元,增长7.5%;金融业增加值2087.95亿元,增长8.0%;房地产业增加值1473.04亿元,增长2.7%;其他服务业增加值5325.34亿元,增长6.3%。服务业规模较大,但没有形成优势行业和明星企业。
6. 社会消费品(内销)实际增长6.9%,其中无店铺(网络)零售实现零售额增长11.7%,货物进出口(外需)总额579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出口3712.92亿元,增长9.4%;进口2079.86亿元,增长13.8%。
三、重庆经济发展的建议
重庆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和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1891年开埠至今,重庆工业大致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是开埠通商的萌芽发展期;二是抗战时期大量企业搬迁到重庆的基础培育期;三是依托三线建设布局一批重大项目的巩固发展期;四是直辖以来的快速发展期,形成了全球最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中国国内最大汽车产业集群,亦形成了装备制造、综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还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全球第二大的手机生产基地。同时重庆是中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已形成了金融、商贸物流、服务外包、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过去两年重庆经济磕磕跘跘,说明了重庆经济发展较快,总量较大,但质量和效益不高,主要仍需依赖工业,尤其是汽车产业。以下是对重庆主要产业作一些说明(当然重庆不同于一般小城市,要强调突出重点,但也要整体考量,全面推进):
1. 汽车产业
汽车带领重庆经济在腾飞。汽车产业是重庆的支柱产业,说是第一大产业也不为过,自1993年成立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重庆轿车产业开始起步。随后长安福特、长安奔奔、力帆、东风小康、北汽银翔、华晨鑫源、上汽通用五菱、潍柴(重庆)汽车、北京现代重庆工厂、重庆众泰汽车、长城汽车等一系列汽车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除了整车业务外,重庆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重庆汽车零部件本土化配套率已超过80%,拥有400多家一线汽车零配件企业、1500多家二三线配套企业,形成了真正的汽车产业链。2015年重庆市汽车产量已经突破300万辆,成为全国第一大汽车生产基地。2016年重庆汽车产量更是达到316万辆,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但2017年开始汽车飞不动了,当年重庆汽车产量299.82万辆,2018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下滑17.3%,2019年只有178万国辆了,只有高峰时的一半了。但2020年长安汽车如有神助,逆市成长1.3%,带领重庆汽车快速翻盘,大幅领先全国的-16.9%。
重庆汽车产业要以两江新区为主要基地,联系永川、合川的汽车产业,重新进行定位和分工,共同打造重庆汽车产业链,恢复前几年重庆汽车的荣光:
第一:推动汽车产业转型。重庆汽车工业比较草根,单车价格和单车利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产品附加值和效益较低。重庆推动汽车摩托车产业将重点向新能源、智能网联、轻量化转型升级,提升关键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
第二:加快农用车、特种车和高端摩托车新品研发投放,拓宽产品线;
第三:摆脱以长安为核心,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尤其是利用现在汽车产业链,加强高端品牌的招商,拉长重庆汽车产品线,提高重庆汽车的价值空间,补强高端产品。这一点要学习成都,硬生生买回一个汽车产业链。
2. 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重庆支柱产业,到去年底全市拥有规上电子信息企业639家,主营业收入占全国第七位,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重要的手机生产基地。2019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为16.6%,增长贡献率占33.9%,是重庆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功臣。
电子信息产业是重庆招商引资的典范,是被写进教科书的成功案例。重庆围绕构建“芯屏器核网”产业生态圈,通过招商引资,形成了包含计算机整机及配套、通信设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汽车电子、智能家电、LED及光伏、电子材料和新型元器件等在内的产业链体系。其中计算机及配套产业占51.7%,手机及配套产业占19%,电子核心部件、家电、机电、智能仪表等其它产业占29.3%,初步构建多点开花、错位 发展、齐头并进的产业结构。产业核心配件基础已经形成,以京东方第6代柔性面板、SK海力士显示、华润微电子12吋功率半导体为代表的面板、电源管理芯片、存储芯片等核心产品逐步扩大,这将加快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针对电子信息产业,重庆应该以西永微电子产业园为基础,统筹永川、江津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协同发展,必要可以联系成都、绵阳等地的电子信息产业,共同发展、协调发展。重庆可以从以下方面支持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
第一:加快发展5G终端、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等新型智能终端,带动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提高零部件本地配套水平,达到拓宽产品线,分担产品风险。
第二:利用现有产业优势,促进各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产业细分领域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密切协作,如利用重庆汽车产业的优势,加快发展汽车电子,推动电子信息与汽车两大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第三: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深入推进智能化改造,加速企业“上云上平台”,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让创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第四:支持企业市场开拓,重点支持有条件的智能终端企业以产业联盟、项目合作等形式抱团出海,在东南亚、非洲、南美等条件便利、基础成熟的地区,加快推进海外仓建设,建立健全国际营销网络。
3. 农副产品加工
除了重庆主城区是中国工业基地之一,其它地区可以典型的老少边穷,是传统的农业地区。虽然经济比较落后,但通过农副产品的发展,带动重庆农业民发展,解决农业农村问题,将是有大功于社会。
重庆的农产品加工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特色产品,利用渝东北、渝东南的山区优势,发展特色产品,如梁平的柚子、潼南的黄桃、涪陵的榨菜、黔江的烤烟、万州的柑橘等,这些特产进行规模化,利用重庆的会展、旅游、网格等资源,组织特产行销活动。如在万州举办首届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带动万州及周边地区销售柑橘100万吨、收入49.3亿元,万州应该进一步扩大柑橘种植规模,建设柑橘产业链,如建设柑橘汁、柑橘罐头等产业。
第二是利用合川、潼南一带的粮食、蔬菜的主产优势,做大粮油菜的深加工,拉长产业链,建设农产品品牌。
4. 旅游产业
重庆旅游资源众多,旅游发展很不错,不过比起隔壁的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的旅游发展,显得分外寒酸和薄弱,很对不起重庆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改善。重庆旅游部门的负责人应该向重庆人民写检导了。
重庆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两条旅游带上,一是长江三峡旅游带,一是渝南黄金旅游带。
1)长江三峡旅游带
只要说起长江三峡旅游,都想起长江三峡游轮,从重庆到时万州,从万州到宜昌,黄金水道,两岸风光,很多人的印象都停留在这上面,也包括我。其实三峡一带包括了众多旅游资源,环境优美,历史悠久,如万州的龙泉风景区、铁峰山森林公园、云阳三峡梯城、张飞庙、巫山小三峡、大宁河小小三峡、奉节白帝城等等。针对长江三峡的旅游路线设计,建议如下:
一是黄金水道的打造;
二是在三峡两两岸再开设针对自驾游的环山公路,针对骑行的自行车道,针对探险的登山道,串起各景点。
重庆应充分挖掘长江三峡的优势、充分利用重庆和万州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地位、充分发挥三峡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宣传、统一标准, 将三峡打造成旅游的热点、爆点,成为旅游的必到地,建设成中西部的旅游中心。
2)渝南黄金旅游带
重庆南部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众多,包括酉阳的桃花源、江津的四面山、綦江的黑山谷原始生态风景区、南川区的金佛山风景区(5A)、武隆区的武隆喀斯特旅游区(5A),向西是遵义市的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光岩景区等。
重庆要利用便利的交通优势,拔高视野和眼界,联合贵州等地区,共同打造渝南旅游带,树立渝南旅游区的核心地位。
5. 物流产业
重庆‘襟四川而带五湖,引巴蜀而控荆楚’,地理交通优势明显,利用交通优势打造物流中心天经地义,打造重庆和万州两个物流中心。
重庆定位中国西部最大的物流中心。他地处中西部地区结合部,也是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超大型城市,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共建成了“二环十射”高速公路网和“一枢纽十干线”铁路网,港口年吞吐量1.6亿吨,江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八大”机场之一,以长江黄金水道、渝新欧国际铁路等为支撑,构建起航空、铁路、内河港三个交通枢纽。重庆立足长江入口、交通枢纽,面向四川、云南、贵州,面向欧洲、东南亚等,有建设中国西部最大物流中心的雄心壮志。
万州定位于渝东产、川北、川中、鄂西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万州拥有海关和保税物流中心(A型)、万州综合保税区,新田港是三峡库区最大的深水良港,万沪集装箱始发班轮和“蓉万”“西万”“攀万”铁路集装箱班列常态化运行,万州机场开通20多条航线,同时已建成渝万城际、万利、万达等3条铁路和渝万、万忠南线、万宜、万达、万利等5条高速公路,在建或规划建设郑万、沿江、成达万等高铁和万达直线、万巫南线、万州南环等高速公路,水陆空铁多式联运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作为物流中心的万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272万吨,下滑近四成,远远没有发挥出万州作为物流中心的作用和价值。
重庆必须制定物流扶持政策,加强物流配套,加大物流企业招商力度,清理物流发展障碍,实现重庆和万州物流中心梦想。
好了,以上就是小编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关于重庆主要经济产业的全部内容啦!关于其他大家想了解的信息,大家可以到我们的汇博招聘上查看哦!另外,我们汇博招聘目前也有很多物业公司在发布招聘信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汇博招聘官方app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