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和重庆经济对比 重庆发展的优点
- 作者:linki
- 更新日期:
- 阅读:2814
大家都知道,重庆和成都,都是新一线城市,又都是西部重要中心城市。其实,在许多方面,两地基本上分不出谁更强,谁更弱;成都和重庆其实很相像,都能吃辣,都有特别美味的火锅、串串,很多游客去了重庆,还会去成都。不是有一首歌叫做《成都》吗,可想而知成都对大家的吸引力了,当然,重庆以山城和雾都闻名,也不虚成都。那肯定有小伙伴好奇成都和重庆的经济之间的对比,到底是重庆经济高还是重庆经济高?那你们贴心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资料,感兴趣的朋友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吧!
一、成都和重庆经济对比
这次发布的“中国百强城市榜单”是依据各地的GDP、居民收入,以及居住环境、文化教育等综合评定的。
那么,成都与重庆的差距有多大?我们不妨来比较一下:
1.两地GDP总量比较
2018年,成都GDP总量为15342亿元,名列全国各大城市排名第8名;
2018年,重庆GDP总量为20363亿元,名列全国各大城市排名第5名,仅次于北上广深。
2.两地人均GDP比较
2018年,成都人均GDP为94782元;
2018年,重庆人均GDP为65933元。
3.两地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
2018年,成都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142元;
2018年,重庆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386元。
从以上数据上来比较,成都要比重庆的经济好很多。
二、重庆发展的优点
(一)区位条件优越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东西结合部,是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特别是畅通重庆建设的提出﹐内陆首个保税港区的建立,重庆的区位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八条高速公路﹐有1600公里高速公路通向全国,有八条铁路通向全国﹐铁道部确定国家级铁道枢纽有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重庆﹐再加上重庆是长江航运内陆地区的中心,江北机场的吞吐量排全国前十位﹐其承东启西、衔南接北,沟通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位优势日益明显。
(二)体制、政策优势重庆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1、2007年3月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314”总体部署,要求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2、2007年6月7 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重庆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3、2007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修订后的《重庆巿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首次明确了重庆作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巿"等五大战略定位。
4、2008年12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重庆巿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针对重庆改革和发展的“12+10”政策措拖。
5、适用于渝东北、渝东南“两翼"各区县的三峡库区特殊扶持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扶持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政策。
6、重庆是内陆唯一的直辖市,这样的优势一是行政效率高,二是行政成本低,而且3/4的钱是留在区县自己谋发展,“重庆各级机关的人数是全国最低的﹐公务员12万,人口比大概是60∶1 ,全国来看30个人中有一个是公务员,西部其他的11个省'吃皇粮’人群比例是二十多人中就有一个。
(三)科技教育力量雄厚,人才相对富集
重庆拥有1000多家科研机构,34所高等院校,60多万科技人员。重庆事实上是内陆地区的一个教育高地,“这个地方有白领的供应基础,一年有17万大学生毕业;蓝领有蓝领的供应﹐每年有20万职业中学的毕业生。”
(四)基础设施功能完备,工业基础雄厚
1、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横贯中国大陆东西和纵穿南北的几条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干线在重庆交汇,3000吨级船队可由长江溯江至重庆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干线机场。重庆是中国西部电网的负荷中心之一,煤炭、天然气产量大,能源供应的保障程度高。2009年,以交通、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542.57亿元,增长28.3%,拉动投资增长8.4个百分点﹐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投资690.24亿元﹐增长50.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565.20亿元,增长17.6%。
2、重庆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正着力壮大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建筑建材、食品、旅游五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以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保工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2009年,全市工业累计投资1,793.07亿元﹐增长30.2%,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7.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表现尤为突出﹐投资量达1,380.53亿元,增长33.3% ,约占工业投资总量的七成以上
三、重庆如何发挥三大作用
命呼唤担当,担当成就未来。担使命,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之一。对重庆而言,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各级党组织必须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好。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需要直面严峻挑战,勇于担当尽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重庆迎来了特殊的历史性机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已拉开序幕,共建“一带一路”画卷向纵深铺展,长江经济带正深入推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这正是总书记在新时代赋予重庆的重大使命、交给重庆的战略任务,也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推动重庆发展的强有力抓手。
“三个作用”与“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相互贯通,是重庆战略地位的再提升、发展定位的再拓展,进一步彰显了重庆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定位和方位。重庆的未来会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机遇把握得如何、作用发挥得怎样。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战略站位,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只有立足全局看重庆,在服从服务全局中发展重庆,这座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更好发挥,价值才能更加彰显。也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我们才能全面深刻领悟发挥“三个作用”的重大意义,将现实机遇抓住用好,创造让人刮目相看的新成果。
抓住“三个作用”带来的机遇,要认清重庆的自身优势。看区位,随着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重庆)、陆海新通道、“渝满俄”班列等出海出境大通道建设加快推进,重庆交通物流条件不断改善。看生态,近年来重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日益成为重庆大地主旋律。看产业,重庆是国家重要老工业基地,产业门类较为齐全。看体制,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和国家重要中心城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发展空间广阔。这些看得见的优势足以说明,重庆发挥“三个作用”有坚实的支撑,让我们对触摸美好未来充满信心。
把这四张优势牌打好,转化为重庆发展的竞争力,中间还需要机遇和责任产生更多化学反应。具体地说,发挥支撑作用,意味着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强化担当,不断增强重庆在西部地区的综合实力和支撑服务能力。发挥带动作用,意味着要在大开放上主动作为,更好地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发挥示范作用,意味着要在大保护上抓出成效,努力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能否发挥好“三个作用”,做到使命必达,就要看党员干部担担子的勇气足不足、抓到底的决心够不够、干出彩的办法多不多。回望初心、对标使命,我们需要问一问自己,面对前进路上的新问题、新挑战,是选择按部就班、四平八稳,还是舍我其谁、勇当尖兵?是习惯性回答“这不行”,还是多想想“怎样行”?对重庆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这是干事创业考卷上必须做出正确回答的命题。期待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全面提振全市党员干部精气神,让“昼无为、夜难寐”的斗志更加昂扬,让干事创业的激情更加饱满,在发挥“三个作用”中展现奋斗激情和责任担当,为取得民族复兴“接力跑”贡献出重庆这一棒的优异成绩。
好啦,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部内容啦。其实重庆与成都两地的经济相差不大,但是还是成都略胜一筹,不过小编相信重庆这经济增长速度,应该很快也能迎头赶上啦。小编这里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份2021年重庆区县经济排名供大家参考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