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新政策 重庆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 作者:阿阿阿绾
- 更新日期:
- 阅读:1664
曾几何时,家中的老一辈们因为“看病贵”“看病难”等等因为医疗体系的不健全和监管措施落实的缺位,而在突发疑难杂症时抗拒前往医院就医,选择到社区的卫生所甚至街边的小药店购买作用不明来源不明的药物自行医治,引发拖延最佳治疗时间以及干扰疾病进程的现象,对人们的身体带来不可逆转的打击,危及生命安全。之前也有很多人问汇博招聘小编关于重庆市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新政策的问题,那么重庆乡村医生待遇最新消息2021是什么呢,就让小编来解答一下吧。
一、重庆市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新政策
目前,国家未针对乡村医生单独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我市也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通过推动乡村医生按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关规定参保来解决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问题。按现有政策,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试点的乡村医生(包括离岗乡村医生、赤脚医生),除以农民身份参加重庆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并享有其规定的待遇外,不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政策和相关福利待遇。建议通过重庆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平台解决基本养老保障问题,并可根据自身实际和经济能力自己缴费参加其它形式的社会养老保险,达到提高保障水平的目的。
二、重庆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
一般来说,职工缴费工资如果高于所在省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00%的,以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低于工资所在省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4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40%作为缴费基数。
养老保险申请条件
三、重庆乡村医生待遇新政策
(一)总体要求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按照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要求,改革乡村医生服务模式和激励机制,落实和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养老和培养培训制度,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监管,稳定和优化乡村医生队伍,全面提升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更好地保障农村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到2020年,实现85%的乡村医生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20%的乡村医生具有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8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与乡村医生建立签约服务关系。
(二)规范乡村医生从业管理
1、明确乡村医生职责。乡村医生包括依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注册的乡村医生和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主要负责向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承担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
2、合理配置乡村医生。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有执业(助理)医师或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乡村医生数量不足的区县(自治县),允许具有中等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经当地卫生计生部门考试、考核,择优进入村卫生室执业。原则上按照每千农村户籍人口不低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应配有中医医生。
3、加强乡村医生业务管理。乡村医生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诊疗规范、操作规程等技术规范,不得超范围执业。鼓励各区县(自治县)结合实际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开展乡村医生与农村常住居民的签约服务,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包,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为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奠定基础。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分担。加大适宜技术的推广力度,鼓励乡村医生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并按有关规定收取服务费。
4、健全乡村医生绩效考核。在区县(自治县)卫生计生部门的统一组织下,鼓励采取“工分制”等量化方式,由乡镇卫生院定期对乡村医生开展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内容包括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质量和基本药物使用情况、群众满意度,乡村医生学习培训情况以及医德医风等情况。考核结果作为乡村医生执业注册、职称晋升和政府补助资金分配的主要依据。
(三)加强乡村医生培养
1、实施订单定向培养。加强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重点实施面向村卫生室的3年制普通大专免费医学生培养,继续实施农村医学专业普通中专学历教育。免费医学生主要招收农村生源。到2020年,为村卫生室培养中专、大专医学专业毕业生1500名以上。
2、加强在职学历教育。鼓励符合条件的在岗乡村医生进入中、高等医学(卫生)院校(含中医药院校)接受医学学历教育。对参加医学专业大中专及以上学历提升教育并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在岗乡村医生,政府对其学费予以适当补助。到2020年,分别培养中专、大专医学专业学历乡村医生1000名和2000名。
3、开展岗位培训。坚持乡村医生每月例会制度,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2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 2 周。具有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每3―5年免费到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培训,注册乡村医生每3―5年到当地乡镇卫生院培训,培训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个月。到村卫生室工作的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优先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乡村医生应学习中医药知识,运用中医药技能防治疾病。
4、拓宽乡村医生发展空间。乡镇卫生院在公开(考核)招聘人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将乡村医生纳入职称评审政策范围,具体参照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职称评审的相关规定执行。
(四)完善乡村医生保障政策
1、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助政策。各区县(自治县)要足额落实乡村医生专项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一般诊疗费补助、基本药物制度补助、村卫生室运行补助等资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经绩效考核后及时兑现,保障乡村医生合理收入。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乡村医生工作实际,动态调整乡村医生补助标准。从2015年起,村卫生室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量及相应补助经费比例均应达到40%.乡村医生专项补助经费不得挤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2、完善乡村医生养老政策。各区县(自治县)要支持和引导在岗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妥善处理好年满60周岁的乡村医生养老问题,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3、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建立健全乡村医生到龄退出、违法违规退出机制。村卫生室确有需要的,可以返聘60周岁以上的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或业绩突出的注册乡村医生继续执业。对严重违法违规,依法被吊销、注销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由区县(自治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退出。
(五)改善乡村医生执业环境
1、优化村卫生室服务环境。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依托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民生实事等项目,采取公建民营、政府补助等方式,进一步支持村卫生室房屋建设和设备购置。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以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和基本诊疗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并延伸到村卫生室,支持健康档案和基本诊疗信息联动、绩效考核以及远程培训、远程医疗等,实现村卫生室与区县(自治县)卫生信息平台的联网运行。为村卫生室配置基于互联网的便携式健康一体机,方便乡村医生为农村居民提供巡诊及上门服务。
2、建立乡村医生执业风险化解机制。各区县(自治县)要加强对乡村医生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教育,建立适应村卫生室实际、能有效处理医疗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工作机制。全面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医疗风险合作共济机制,提高抵御医疗风险的能力。
(六)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县(自治县)政府要将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统筹推进,全面调查摸底,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组织落实。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及时研究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教育培训、职称晋升、待遇保障等配套政策,建立工作督查和通报机制,确保乡村医生有关政策得到落实。
以上就是关于重庆市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新政策的全部内容了,感谢你看到这里,希望对正在找工作的你有所帮助哦。根据小编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重庆市在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政策方面并没有出台新的规定,乡村医生虽然是重庆医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乡村医疗最后一站的重要作用,但是艰苦的环境和并不齐全的保障体系,还是会让很多走出大山的年轻人们抗拒回到出生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