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学学校排名 重庆小学学校如何
- 作者:酿苦瓜
- 更新日期:
- 阅读:584
小学教育,从儿童这一阶段的发展来说,通过他的动手操作,通过他的身体实践,通过和同学间的讨论、争论等,形成最基本的、最基础的理解力。更重要的是,要扩张儿童的活动视野,要让他参与到更多的活动过程中去,要让他有更丰富的体验,要让他像个儿童一样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去探究、去争论、去表达、去质疑,等等。这样的一种训练,对儿童形成习惯、形成学习的热情以及形成学习的兴趣,是大有帮助的。让孩子形成兴趣的最重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取更多知识,而是对获取知识的过程,形成他们独特的感知系统、感知习惯,对之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么,你知道重庆小学老师薪酬及学校排名吗?
一、重庆小学学校排名
1、重庆市人和街小学
重庆市人和街小学是重庆市的第一所实验小学,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一直是重庆小学名校三巨头之一,重庆小学当之无愧的王者,在师资团队上无可挑剔。
2、重庆市巴蜀小学
1978年,巴蜀小学成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重庆市直辖以后,巴蜀小学成为了教育部的基础教育定点联系校和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重庆小学名校三巨头之一,重庆的老牌名校,软硬件都非常出色。
3、重庆市人民小学
重庆市人民小学创建于1945年,原名晋冀鲁豫军区干部子弟校,后改名为中共中央西南局人民小学。人民小学既有光荣历史,也有辉煌成绩,是重庆市首批示范学校,被誉为“西部教育高地一面有创新精神的旗帜”,重庆小学名校三巨头之一。
4、重庆市树人小学
重庆市树人小学为重庆市历史名校,创办于1938年,经过数代人的薪火相传、心血浇铸,1994年跻身中国名校行列,2002年评为重庆市示范小学。近年来,学校获全国十佳标兵红旗大队、全国家长示范学校、全国特色红旗大队、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重庆市文明学校等20多项国家和市级殊荣。
5、重庆市谢家湾小学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创建于1957年,是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教育部课程改革示范基地”等四十多项国家级奖项。
二、重庆小学入学要求
01
本市户籍学生入学
凡户籍在我市的适龄儿童、少年,须提交以下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1.适龄儿童与其法定监护人的同一户口簿。
2.房屋产权有效证件。
3.小学新生需提供预防接种证明,初中新生需提供小学毕业证明。
02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
坚持“两为主”“两纳入”, 随迁子女入学报名时需提交以下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1.适龄儿童少年与法定监护人的户口簿。
2.适龄儿童少年与法定监护人的合法居住证明、合法工作证明(市内户籍)和公安部门出具的流动人口居住证明(市外户籍) 等有关材料。
3.小学新生需提供预防接种证明,初中新生需提供小学毕业证明。各区县要加快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实行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的区县,要合理设置积分条件,不得随意提高入学门槛,确保符合国家《居住证暂行条例》基本要求的随迁子女应入尽入。
03
残疾儿童入学
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学生在招生范围内公办学校实行随班就读。
患有严重生理缺陷,但能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残疾学生,由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妥善安排,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无法到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学校及有关部门实施“一人一案”提供送教上门,并纳入学籍管理。
极个别情况特别严重的残疾儿童少年,须按相关规定依法办理缓、免学手续,方可实施。
04
民办中小学校招生入学
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渝教发[2020]12 号) 相关要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 数的,实行电脑随机派位摇号录取。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监督实施。
三、重庆小学入学原则
(一) 依法入学原则
2020 年 8 月 31 日(含 8 月 31 日)前,凡年满 6 周岁及以上儿童,应当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和条件不具备的农村地区村校(点)的儿童入学年龄可适度放宽。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报当地区县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对其实施入学情况追踪。
(二) 就近免试原则
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义务教育学校均不得以笔试、面试、面谈等名义选拔学生,全面取消招收推优生、保送生、特长生等方式招生。
(三)对口入学原则
小学新生入学实行“三对口”,即学龄儿童与父(母)的户口、房屋产权证明(或房屋产权证、购房正式合同)和实际居住地一致, 在对口学校入学。农村地区以学龄儿童户籍为主要依据。
(四)规范公平原则
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完善招生公示制度、咨询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实行“阳光招生”,做到信息公开、机会公平、结果公正。
我们今天的小学教育,确实是越来越精细化了,小学课堂的研究,也越来越严格了。所谓的严格,就是对教师学科教学精细化的理解力,对课堂表现的技巧,对教师课堂舞台表现能力,要求会越来越严苛。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大家觉得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