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重庆打工的一般是哪里人 重庆的工资水平如何
- 作者:大白兔奶糖
- 更新日期:
- 阅读:415
小编作为一个重庆人对这座城市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一座城市的构建离不开一个个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而奉献的各行各业的人,近年来重庆的发展越来越快,经济发展速度处于全国第一的位置。那么在重庆也涌现出来许多工作岗位,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催生了去重庆工作的念头,那么去重庆工作的人,主要都是来自哪些地方呢?为什么选择在重庆工作呢?今天这期小编会结合现实经验和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你解答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感兴趣的小伙伴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去重庆打工的一般是哪里人
第七次人口普查中重庆人口流动人口方面,全市人户分离人口为1309.64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828.50万人,流动人口为481.14万人,跨省流入人口为219.36万人,市内流动人口为261.78万人。10年来,全市跨省流入人口增加115.16万人,重庆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流入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重庆的工资水平如何
重庆是一个工业城市,重庆的制造业还是比较发达的,除了机械制造、化工,还有就是汽车摩托车的配套企业,也有电子,信息产业、服务业方面的工作。如果做一般的员工,金融、信息产业、电力、电信等行业的工资比较高,一般的职工应该是5000元以上,好一点的可以达到8000元以上;如果在制造业从事一般的管理人员,月工资大概就是5000元左右,在房地产类的公司,一般职员可以达到6000元到8000元以上,还要根据公司规模来确定。
在重庆接纳就业岗位最多的行业还是制造业,比如汽车企业比较多,最出名的就是长安汽车,长安汽车虽然是国有企业,但是现在对于普通职工都是社会招聘,但是长安的待遇并不是很高,一般工人能拿到5000元左右的已经很不错了,民营的汽车制造业可能会高一点,但很多都是制造零配件的;除了汽车制造业以外,重庆的摩托车制造业比较发达,大大小小的摩托车政策企业有几百家,但是属于一线品牌的就是两三家,工资多采取计件的形式,比如宗申、隆鑫等,摩配厂的工资待遇一般要比主机厂低很多,每月大概就是3000元到4000元。
如果在重庆的一般公司做中层管理人员,大部分企业年薪都是在15万到20万元左右,当然行业不同价格也不同,一般最高的还是互联网和房地产、金融等行业,不过金融行业专业性太强,一般不好进,房地产行业只要是学建筑类专业的,一般比较好进。重庆化工企业也比较多,不过大多集中在长寿,如果想要在化工行业的一级或是二级企业公布上班,担任中层管理人员的待遇还是可观的,至少是年薪20万左右,但在生产一线,一般都是在3000元到5000元之间。
工资最低的,可能就是酒店、餐饮等服务行业,现在在酒店从事服务工作的,比如吧台,销售人员,大都属于年轻女性居多,工资待遇按照底薪加绩效来提成,好的一个月也有6000元以上,一般餐饮服务人员,大概每月就是3000元左右,大都是50出头的老人居多,高档餐厅年轻人多一点,待遇也可以达到5000元左右。
三:重庆发展的经济优势
重庆是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的特大城市,具有七大优势:
1.地域独特,政策扶持。作为西部唯一直辖市,西南工业、商业的重镇,产业基础雄厚。国家不断对重庆的支持,为重庆市提供高起点的政策支撑。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东西结合部,是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交通四通八达。重庆具备区位优势,地处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是承东启西、南北沟通的结合部,是撬动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战略支点。重庆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17条跨省公路连接周边。作为全国五大铁路枢纽之一,9条铁路将重庆联入中国铁路网;全国十大机场之一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已开通130多条国内外航线,2010年将成为旅客吞吐2000万人次,货物吞吐30万吨的西部空港口岸;作为长江上游最大港口,三峡工程完工,通航能力提升,重庆可利用黄金水道直接通江达海
2.基础设施功能完备。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重庆是中国西部电网的负荷中心之一,煤炭、天然气产量大,能源供应的保障程度高。 重庆横贯中国大陆东西和纵穿南北的几条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干线在重庆交汇,3000吨级船队可由长江溯江至重庆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干线机场。
3.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重庆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正着力壮大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建筑建材、食品、旅游五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以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保工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
经过小编的介绍你的问题是否解决了呢,是否心动了呢?是否被重庆优越的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所吸引呢,这座城市正处于发展的快速期,发展日新月异,每天都衍生出大量的岗位,需要更多人才来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小编也很希望更多的朋友来到重庆这座城市。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这里了,希望能帮助你在重庆找到心仪的工作。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