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乡村医生政策出台 乡村医生保障政策如何完善
- 作者:大头熊崽
- 更新日期:
- 阅读:668
乡村医生想必对大家来说都不陌生,乡村医生对比起城市里面的医生,福利待遇和相关政策的扶持总的来说还是没有那么大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医生的有关政策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那么,重庆乡村医生政策出台是什么?乡村医生保障政策如何完善?重庆乡村医生每月补助是多少?这段时间也有不少人问汇博招聘小编相关的问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些问题的内容,希望能够为大家解疑答惑,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重庆乡村医生政策出台
通知要求,确保乡村医生,包括在村卫生室从业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多渠道补偿和养老政策的落实。一是安排40%左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由村卫生室承担,并在绩效考核后,按标准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时足额拨付给乡村医生;二是全面推行新农合门诊统筹,门诊统筹基金用于村卫生室的比例达到50%左右;三是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采取专项补助的方式给予定额补助,补助水平与对当地村干部的补助水平相衔接;四是鼓励各地提高对服务年限长和在偏远、条件艰苦地区执业的乡村医生的补助水平。
为妥善解决好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通知指出,鼓励各地在新农保的基础上,为老年乡村医生发放老年生活补贴。此外,鼓励各地采取公建民营、政府补助等方式,对村卫生室的房屋建设、设备购置给予扶持,加快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二、乡村医生保障政策如何完善
(一)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助政策。各区县(自治县)要足额落实乡村医生专项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一般诊疗费补助、基本药物制度补助、村卫生室运行补助等资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经绩效考核后及时兑现,保障乡村医生合理收入。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乡村医生工作实际,动态调整乡村医生补助标准。从2015年起,村卫生室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量及相应补助经费比例均应达到40%.乡村医生专项补助经费不得挤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二)完善乡村医生养老政策。各区县(自治县)要支持和引导在岗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妥善处理好年满60周岁的乡村医生养老问题,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三)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建立健全乡村医生到龄退出、违法违规退出机制。村卫生室确有需要的,可以返聘60周岁以上的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或业绩突出的注册乡村医生继续执业。对严重违法违规,依法被吊销、注销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由区县(自治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退出。
三、规范乡村医生从业管理
(一)明确乡村医生职责。乡村医生包括依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注册的乡村医生和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主要负责向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承担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
(二)合理配置乡村医生。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有执业(助理)医师或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乡村医生数量不足的区县(自治县),允许具有中等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经当地卫生计生部门考试、考核,择优进入村卫生室执业。原则上按照每千农村户籍人口不低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应配有中医医生。
(三)加强乡村医生业务管理。乡村医生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诊疗规范、操作规程等技术规范,不得超范围执业。鼓励各区县(自治县)结合实际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开展乡村医生与农村常住居民的签约服务,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包,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为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奠定基础。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分担。加大适宜技术的推广力度,鼓励乡村医生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并按有关规定收取服务费。
(四)健全乡村医生绩效考核。在区县(自治县)卫生计生部门的统一组织下,鼓励采取“工分制”等量化方式,由乡镇卫生院定期对乡村医生开展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内容包括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质量和基本药物使用情况、群众满意度,乡村医生学习培训情况以及医德医风等情况。考核结果作为乡村医生执业注册、职称晋升和政府补助资金分配的主要依据。
以上这些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总结和整理的有关于重庆乡村医生政策出台和乡村医生保障政策如何完善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看完之后能够对重庆乡村医生政策有一个具体的了解,也希望大家如果对相关话题感兴趣的话,不妨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以免错过重要的信息内容,相信大家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