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普查工作基本情况


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但如果要展开一些精细、统筹的工作,就需要掌握我国人口的各项数据。但想要了解到每个人的一个状态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说人口普查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我们可以从人口普查了解到我国现发展状况下,重庆人口2021总人数口是多少,人口的各个年龄段的人占到多少比例,人口的男女比例等问题。人口普查对于制定各项方针政策都是十分重要的。很多小伙伴问小编重庆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接下来小编就来详细讲讲,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哦。

一、重庆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一)人口总量。全市常住人口共3205.42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884.62万人相比,增加320.80万人,增长11.12%,年平均增长率为1.06%,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12%上升0.9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市人口10年来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二)户别人口。全市共有家庭户1204.02万户,家庭户人口为2947.71万人;集体户58.74万户,集体户人口为257.7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5人,比2010年的2.70人减少0.25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市人口流动日趋频繁、收入增长住房条件改善、住房保障力度加大、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人口区域分布。主城都市区人口占65.90%,其中,中心城区人口占32.27%,主城新区人口占33.63%;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人口占25.16%;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人口占8.94%。与2010年相比,主城都市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4.73个百分点,其中,中心城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6.42个百分点,主城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1.69个百分点;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人口所占比重下降3.84个百分点;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人口所占比重下降0.89个百分点。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特别是中心城区进一步集聚。

(四)性别构成。男性人口为1620.21万人,占50.55%;女性人口为1585.21万人,占49.45%。总人口性别比为102.21,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0.40,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五)年龄构成。0—14岁人口为509.84万人,占15.91%;15—59岁人口为1994.54万人,占62.22%;60岁及以上人口为701.04万人,占2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47.36万人,占17.08%。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下降1.09个百分点、下降3.36个百分点、上升4.45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六)受教育程度人口。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94.02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478人上升为15412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75年提高至9.80年,文盲率由4.21%下降为1.63%。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10年来我市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七)城乡人口。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226.41万人,占69.4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979.01万人,占30.54%。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696.8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376.02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6.43个百分点。10年来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迈上了新台阶。

(八)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为1309.64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828.50万人,流动人口为481.14万人,跨省流入人口为219.36万人,市内流动人口为261.78万人。10年来跨省流入人口增加115.16万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人才吸引力增强,流入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九)民族人口。汉族人口为2988.34万人,占93.2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17.08万人,占6.77%。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11.05%,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2.0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06个百分点。民族人口稳步增长,体现了我市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的面貌。

二、普查工作基本情况

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我国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目的是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为完善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准确统计信息支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七人普工作。我市成立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由25个成员单位组成的重庆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全体会议和电视电话会议,研究部署普查有关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地方各级政府精心组织实施、通力协作配合,全市县、乡、村级共组建1万多个普查机构,选聘20余万名普查人员。各级人口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人员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对全市所有家庭和人口进行了全面普查,圆满完成普查入户登记任务。

全面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实时直接上报数据,首次实现普查对象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自主填报,强化部门行政记录和电力、手机等大数据应用,提高了普查工作质量和效率。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普查宣传,持续不断掀起宣传高潮。“大国点名、没你不行”等宣传口号深入人心,社会各界和广大普查对象给予了极大支持和配合。坚持依法普查,认真落实普查方案的各项要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追溯和问责机制,确保普查过程严谨规范,普查结果真实可靠。

三、重庆人口老龄化有什么特征

从普查数据显示,重庆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2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7.08%。

●老年人口规模大。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01.04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547.36万人。全市38个区县中,有28个区县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0万人,其中有7个区县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0万人。

●老龄化进程加快。2010年—2020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36个百分点。与上个10年相比,上升幅度提高了2.48个百分点。

●人口老龄化不均衡。区域之间不均衡。主城都市区65岁及以上人口总量最大,为344.17万人,比重最低为16.29%,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79个百分点;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65岁及以上人口总量,为154.23万人,比重最高,达到19.12%,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04个百分点;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65岁及以上人口总量为48.96万人,比重为17.07%,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地区之间不均衡。2个区县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21%,达到了重度老龄化阶段;30个区县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在14%-21%之间,达到中度老龄化阶段,仅有6个区县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小于14%。

城乡之间不均衡。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普查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城镇为13.12%,较2010年提高3.87个百分点;乡村为26.07%,较2010年提高11.56个百分点,乡村地区老龄化程度和速度都大于城镇地区。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重庆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资料,小伙伴们看完之后有收获就是小编最大的满足。人口普查意义重大,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2019年底开展,也希望小伙伴今后遇到人口普查积极配合工作。如果小伙伴们还有关于重庆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等方面的疑惑的,可以进入汇博招聘网站详细了解情况哦。


标签:

上一篇:重庆临床医生工资一般多少 临床医生的定义

下一篇:重庆市农村人口数据2021 重庆农村人口人均收入

推荐文章
相关企业招聘 相关行业招聘 地区相关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