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社区工作者待遇怎么样 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
- 作者:油炸冰激凌
- 更新日期:
- 阅读:1130
在2020的疫情期间,大家在居家隔离的时候,总有那么一群人会在小区或者是村口为大家设立起安全屏障,他们会挨家挨户的走访各个家门口,然后来登记和记录来往的人员,他们就是社工,社会工作者的简称就是社工了,他们会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们解决自己身边遇到的一些大大小小的各种难题。那么关于社工大家都了解又有多少呢?前面汇博招聘的小编带大家简单的介绍过重庆社工的相关工资情况,重庆的社区工作者有五险一金吗?这些问题小编相信也有很多人关心和在意吧。
一、重庆社区工作者待遇怎么样
社区专职工作者报酬由基本补贴、社区工作年限补贴、示范补贴、职业资格补贴和绩效考核奖励补贴组成。各类专职工作者基本补贴分别较现行标准上提400元/人·月,分别为正职3400元/人·月、副职3200元/人·月、委员及其他专职工作者3100元/人·月;连续工作每增加1年,每月社区工作年限补贴相应增加30元;专职工作者所工作的社区被评为区级、市级、国家级和谐示范社区的,按该专职工作者基本补贴的15%、20%、30%发给示范补贴;对专职工作者取得国家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和重庆市社会工作员(含原重庆市社区管理师、社区管理员)职业资格的,逐月发给500元、300元、200元、100元职业资格补贴;绩效考核按照16000元/人·年额度核拨街道统筹发放。“五险一金”由工作所在街道统一办理,其中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参照机关事业单位执行。专职工作者月收入4400元—6300元。
对社区非专职工作者给予生活补贴1000元/人·月;对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给予误工补贴,分别为150元/人·月、150元/人·月、100元/人·月。
社区居委会日常工作经费按照15万元/个·年核定;对获评区级、市级、国家级和谐示范社区的,每年分别增拨工作经费2万元、3万元、5万元。社区专项工作经费由街道根据实际情况报管委会审定后纳入区财政预算安排
二、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
实行聘用合同制,不占用机关事业编制;月工资3000元左右,缴纳5项社会保险。
以高密市为例,初录人员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工资为2100元,缴纳5项社会保险。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者,确定为聘用人员,月工资3000元左右,缴纳5项社会保险,享有体检、继续教育等福利待遇,依法享受职工带薪年休假。
聘用的人员实行聘用合同制,不占用机关事业编制。市人社局指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用人单位)与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期满后,经双方协商同意可续签。考核不合格的或者聘用期间违反《劳动合同法》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随之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各街(区)(用工单位)负责聘用人员的管理、使用、考核,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为聘用人员发放工资、缴纳社会保险。
三、社区工作者发展前景
第一,在之后的工作中,社区工作者的工资一定是会有所上涨的,虽然还是会比平均工资低一点,但是还是会有可观的收入的。
第二,目前有些地方的社区工作者,会在年终或者每个月发放一部分绩效,如果当地的经济建设好,那么社区工作者的地位、工资也会随之高一些
第三,目前看来,这样一个各种事情频发、突发的一年,各地对社区工作者所要承担的任务也增多了,所以社区工作者的个人素质也要提高,想考进的门槛也在提高。
其实相比于我们国家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在目前我们国家大陆地区的社工其实还是蛮少的,更不用说二三线城市了,在这些城市里面,基本上很难有社工这样一个专业的职业代名词。所以说我们国家的社工发展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的,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让社工也走进了大家的视野当中,总地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趋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