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营企业发展得怎么样 民营企业和国企的区别
- 作者:雅丽
- 更新日期:
- 阅读:1588
以前总是听妈妈说,在她们那个年代,初中生都是少之又少,哪来的什么大学生呢。所以妈妈也只是一个小学文凭。可是现在对于我们的这个时代而言,大学生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毕业率一年比一年的增长许多,所以人们的就业压力也在逐渐的增加。当然,许许多多人所学习的专业是有所不同的,所以他们寻求的职业也是不一样。有的人想去医院里面做一个救人的医生,有的人想去学校传授知识,更有的人想去国企公司工作。说到了国企公司,我突然想起了重庆这座城市,有人问,重庆民营企业好进吗 ?那么,现在就跟随汇博小编一起来了解重庆民营企业发展得怎么样吧。
一、重庆民营企业发展得怎么样
重庆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2017年重庆市私营企业共4223家,占重庆工业企业总量的78.14%。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为8120.84亿元。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固定资产投资5647.71亿元,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32.38%。私营及个体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359.36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6.43%。2012-2017年间,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税收的贡献超过40%,如果加上港澳台等外资直接投资的企业,重庆市民营企业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就2018年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看,重庆民企存在体量大、入选企业少,且高能耗行业占比大等问题。入选企业主要集中于房地产与汽车摩托车制造,高科技以及互联网企业仍未进入榜单。2017年,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私营企业为2821个,轻工业仅为1402个。按企业规模分,小型微型私营企业为3623个,大中型企业仅600个。按行业分,汽车制造业企业较多,共562个。从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来看,依然是汽车制造业、铁路、传播、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较多。
重庆民营企业竞争力总况
(1)重庆民营企业营收利润指标分析:营业收入和利润指标可以从绝对量和相对量两个角度分析:从绝对量角度来讲,2012-2017年间重庆民营企业的年平均营业收入水平高于全国水平,前者为18800.09万元,后者为17344.63万元。重庆民营企业的平均利润从2013年开始赶超全国水平,2017年两者的差距为360.70万元。且2012-2017年间重庆民营企业的年均利润高出全国民企的年均利润256.28万元。从相对量来讲:重庆民营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在2013-2015年间均远高于全国水平,且呈正增长态势,由10.63%增加到23.60%。重庆民营企业平均利润增长速度在2013-2016年间均大于全国民企平均利润的增长速度,但重庆民营企业平均利润增长速度呈逐年降低趋势,2017年降到-0.12%。
民营企业平均利润增加速度逐年降低的原因是:成本增加速度大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速度。2013-2017年,重庆民营企业成本年均增加速度为8.17%,而全国民营成本增加速度年均为6.75%。原因在于:重庆民营企业多集中于房地产及汽车摩托制造业,这类行业属于典型的资源消耗型,是国家划定的产能过剩行业,这类行业生产规模较大,生产、销售和管理成本较高。此外,民营企业税费负担较重。而就全国而言,在国家鼓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创业背景下,民营企业灵活调整生产,积极缩减甚至退出过剩产能行业,引进新科技,开拓新市场,一部分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于创新型的服务类行业,其投资成本、运营成本相对较低。
重庆民营企业R&D(研发)指标分析:重庆私营企业的科研机构数、科研机构科技活动人数和科研经费内部支出均远多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从研发人员比重看,私营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重庆私营企业的R&D人员数远多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其中,私营企业的R&D人员数占总的研究开发人员数的比重2017年为97.32%。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分別为2.41%和0.27%;就R&D活动经费支出而言,研究与发展经费内部支出与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比重排序为:私营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其中,私营企业的研究与发展经费内部支出比重2017年为98.56%,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比重为93.46%。此外,在技术引进经费项目上,私营企业的占比仍较大。
二、民营企业和国企的区别
1.民营企业的概念在经济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民营企业是民间私人投资、民间私人经营、民间私人享受投资收益、民间私人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
另一种看法是指相对国营而言的企业,其按照其实行的所有制形式不同,可分为国有民营和私有民营两种类型。实行国有民营企业的产权归国家所有,租赁者按市场。
经济的要求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私有民营是指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
2.国有企业,在国际惯例中仅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在中国,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经营。
组织形式同时具有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点。其营利性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体现为国有企业的设立通常是为了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起着调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发展的作用。
三、民营企业的含义
民营企业的概念在经济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民营企业是民间私人投资、民间私人经营、民间私人享受投资收益、民间私人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另一种看法是指相对国营而言的企业,其按照其实行的所有制形式不同,可分为国有民营和私有民营两种类型。实行国有民营企业的产权归国家所有,租赁者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私有民营是指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