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2021经济发展状况 重庆渝北区农业发展状况
- 作者:波嘤冰
- 更新日期:
- 阅读:880
对于大部分的朋友来说,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收入问题呢,那么同样道理,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当地最重视的也就是他们的经济发展状况了,在2021年已经过半,那么大家都知道自己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嘛?当然,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是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扶持当地经济的发展。今天小编就以重庆为例,和大家分享一下重庆市渝北区2021年的经济发展状况,感兴趣的朋友就快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对了,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还为大家分享了重庆渝北区未来发展趋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哦!
一、重庆渝北区2021经济发展状况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5002.79亿元,比上年增长3.9%。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803.3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9992.21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13207.25亿元,增长2.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2:40.0:52.8。民营经济增加值14759.71亿元,增长3.8%,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9.0%。
图 2016-2020年重庆市三次产业结构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5.56万人,比上年下降12.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5%,比上年末上升1.9个百分点;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7%。
全市农民工总量736.6万人,比上年下降2.9%。其中,外出农民工522.6万人,下降3.6%;本地农民工214.0万人,下降1.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1%。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13.6%。
三大攻坚战取得成效。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全市已实现脱贫攻坚目标,191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14个贫困区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历史性消除。2020年全市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19元,比上年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满足优良天数333天,同比增长17天。主城区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下降13.2%。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Ⅰ~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94.8%,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库区一级支流水质呈富营养的断面比例为33.3%。全市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顺利收官,主要风险指标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八项行动计划”三年任务总体完成。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进展明显,成功举办三届智博会,集聚大数据智能化企业7000余家,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780个,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5%。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扎实推进,71个重点项目建设实现预期目标。城市提升行动计划持续推进,21个重点专项完成投资3890亿元。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取得积极进展,10个专项和32项重点任务全面铺开。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行动计划取得突破,2020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总运输72895标箱,同比增长45.1%;总运输货值133.15亿元,同比增长32.3%;其中外贸货值97.62亿元,同比增长39.9%。物流网络辐射96个国家和地区260个港口。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行动计划稳步实施,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80%左右,生态环保领域28项重点工程和119项具体任务总体完成。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逆势成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8.0%和19.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增长17.4%、4.7%、16.8%和9.0%。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6.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3%。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5.0%,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43.7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市场主体50.53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298.28万户。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面清理市、区县、乡镇三级行政权力事项,市级行政权力压减到4315项。市级行政许可事项“最多跑一次”比例超过97%,网上可办事项超过95%,推动实现58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95项政务服务事项“川渝通办”。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企业前置审批事项减至32项、精简率达83%,常态化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1个工作日。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全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抽查结果公示率100%,上线“互联网+监管”系统,归集监管事项3.24万项,汇聚有效数据4538万条,实现监管数据全面归集、监督过程全部公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良好。川渝两地形成四级工作机制、成渝定期联系机制和毗邻地区合作机制,累计签订合作协议236个,开工川渝共同实施的重点项目27个,累计完成投资354亿元。成达万、渝万高铁开工,成渝城际完成提质改造、实现1小时直达,中欧班列(成渝)号实现首发;成立重点产业工作专班,川渝汽车、电子产业全域配套率超过80%,开发一程多站跨省旅游线路70余条;设立双城经济圈科创母基金,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15个;9个合作功能平台启动建设,跨省户籍实现“一站式”迁移,重庆中心城区和成都主城实现公交“一卡通”。
二、重庆渝北区农业发展状况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36.78亿元,比上年增长4.7%。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04.59万亩,比上年增长0.2%。粮食综合单产359.92公斤/亩,增长0.4%。
全年粮食总产量1081.42万吨,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夏粮产量119.64万吨,减产0.4%;秋粮产量961.78万吨,增长0.7%。全年谷物产量753.73万吨,增长0.4%。其中,稻谷产量489.19万吨,增长0.4%;小麦产量6.09万吨,减产11.9%;玉米产量251.13万吨,增长0.6%。全年猪肉产量108.82万吨,下降2.9%。生猪出栏1434.53万头,下降3.1%。年末生猪存栏1082.90万头,增长17.5%。
三、重庆渝北区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
全年工业增加值6990.77亿元,比上年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7.3%,股份制企业增长4.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3.9%,私营企业增长4.1%。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0.6%,制造业增长6.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分产业看,汽车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1%,摩托车产业下降1.7%,电子产业增长13.9%,装备产业增长2.9%,医药产业增长4.5%,材料产业增长7.1%,消费品产业增长0.8%,能源工业增长0.9%。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0.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7%,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0.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1.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4.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7.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长103.9%,集体企业下降116.1%,股份制企业增长8.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27.5%,私营企业下降0.4%。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比上年下降24.1%,制造业增长21.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9.4%。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001.44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8974.97亿元,增长9.1%。
今天小编带领着大家一起去了解了一下重庆渝北区2021年的经济发展状况,总之,重庆渝北区是重庆当地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重庆渝北区的农业,工艺以及服务业都支撑着渝北区的经济发展,小编也相信,这个地区在未来也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信息,欢迎大家下载汇博招聘app去了解更多的资讯哦,相信大家一定在这里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